发布日期: 2021-11-15 字体:【大 中 小】 |
11月5日至9日召开的谷城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谷城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谷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明确了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 全县上下正务实重行、担当作为,为打造工业强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美丽谷城、推进共同富裕,奋力谱写谷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过去五年成绩可喜 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先进行列,成为全省“三百”战略梯队县市、全省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首批创新型县市,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7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70亿元,先后引进项目90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30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17家,实际到位资金1221.33亿元。 预计今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年均增长6.4%。 森林覆盖率达72.28%,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4次被评为全市优秀平安县。 今后五年发展目标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8%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把握新发展阶段,在综合实力上实现更大跃升 充分发挥谷城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等优势,加快打造在汉江流域和全省有名气、有地位的工业强县、农业特县、旅游热县、生态美县、健康名县,争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智能制造基地,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前列,建成汉江流域区域性交通、物流、商贸枢纽,“襄十随神”城市群重要支点,山区县县域经济发展标杆,全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资源再生利用、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轻工食品饮料、绿色建材、电子信息、现代化工7条工业产业链,茶叶、食用菌、油茶、优质粮、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6条农业产业链,电商、物流、旅游3条服务业产业链发展,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质量效益好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产业振兴与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紧密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红线、耕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红线,严格落实汉江“十年禁渔”,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3个层级规划体系,坚持“西延、北扩、东优、南拓”的城区发展方向,精心打造以城关为主的生活圈,以冷集、谷城经济开发区、石花、盛[~公式~]、庙滩为主的生产圈,以五山、紫金、薤山、南河、赵湾、茨河为主的生态圈,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快明清老街开发性保护,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全省文明县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在共同富裕道路上阔步前行。 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积极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组团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加强与周边县市和友好城市深度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着力畅通产业循环,坚持问题导向,梳理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反映的配套、市场、金融、用工等实际困难,解决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难题,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着力畅通市场循环,促进交通物流网、上下游企业、货币资金链有效接续,推动土地、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高效流动。着力畅通经济社会循环,积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为实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市场活力。 2022年主要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以上,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各项约束性指标控制在上级要求范围之内。 2022年主抓八大工作 坚持工业强县,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壮大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壮大纺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粗延长现代化工产业链,把现代化工逐步培育成百亿元产业,形成交替领先的产业格局。 大力推进骆驼集团成为独角兽企业,支持三环车桥进入国家单项产品“隐形冠军”行列;支持美亚达、东华机械等企业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支持汉家刘氏、富仕纺织、新金洋资源等“科技小巨人”升级为省“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培育福临花纺织、石花酿酒、石花纺织等企业进入全省“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行列。 以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为目标,实施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力争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以上。 坚持融合发展,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 推进五山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茨河航空小镇建设,启动“薤山—温泉—南河”三位一体深度开发项目。加快玉皇剑生态休闲谷、班河大峡谷、石酒生态庄园、团湖百花岛创3a级景区,堰河创4a级景区,力争通过评审。打造以茨河手纺所、五山黄山垭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点。支持农家乐创星升星,力争星级农家乐新增8家。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办好赵湾八里荒自行车挑战赛、堰河年俗文化节、春茶开园节等特色活动。 继续巩固提升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等五大园区服务功能,加快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城关特色电商小镇建设。新建3个乡镇商贸中心,推行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完善村级商业网点。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医药、养老、养生等健康产业,延伸健康服务产业链。 坚持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功能品位 打通振兴南路、中华北路、站北路等“断头路”,启动东二街东延段、站东路、站西路建设,提高城市通行质量。 推动城区绿化提质增量,推进城区绿道和口袋公园建设,积极推广嵌入式绿化,实现抬脚入园、开窗见绿,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县城。 推进北河南岸以堤代路建设,加快汉江湿地生态修复与岸线治理、北河故道疏通,构建水清岸绿的城市蓝道。 支持城关建设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宜居之城、首善之区;支持石花建设集工业重镇、智慧城镇、文化古镇、精铸小镇于一体的汉江流域新型城镇化样板;支持冷集建设汉江流域宜居宜业宜游最美健康小镇;支持盛康镇建设绿色转型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镇;支持庙滩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特色名镇;支持五山、紫金建设最美茶旅小镇;支持南河创建全省旅游强镇、省级水利风景区;支持茨河打造荆楚文旅名镇、蜜旅小镇;支持赵湾建设生态康养、高山旅游目的地;支持谷城经济开发区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工业集聚区;支持薤山旅游度假区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坚持农业优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69万亩以上、产量27万吨以上,新建茶园5000亩、改造茶园5000亩,稳定油茶种植面积、改造提升1万亩,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3000亩,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2-3家。 启动g316水星台至石花段、石花至土关垭段改扩建工程,完成g316河谷汉江公路大桥西延段工程,完成谷丹路改建、s467紫赵路改扩建一期工程,打通村级循环路,建设通村公路100公里,提档升级100公里,加快推进潭口二库、堰河水库、汉江谷城段堤防加固、15个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 加快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打响玉皇剑茶、茨河贡米、石花酒等区域品牌。 坚持项目为王,蓄足经济发展势能 力争全年引进1亿元—5亿元项目80个以上、5亿元—10亿元项目15个以上、10亿元—50亿元项目8个以上、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4个,实到投资额同比增长12%。 坚持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更大力度推进“两网”建设,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一网通办”,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加快“一网统管”,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推进“百名干部进百企”常态化,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争创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谷城 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实施“绿满谷城”再提升行动,支持薤山林场创建全省“富美”示范林场、冷集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深化河湖长制,严格落实汉江“十年禁渔”,加快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以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为抓手,推动重点产业绿色转型,全面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坚持共建共享,改善民生共同富裕 大力实施“就业营销计划”,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促进充分就业。 加快南河福利院改扩建,完成2个综合型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全面改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重,落实“双减”政策,巩固拓展“县管校聘”改革成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县。 完成3个乡镇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深入推进“健康名县”16个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三医联动”、疾控体系改革,支持县医院、县中医院创建“三甲”医院。 加快推进“五社联动”“三百工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全面推进法治谷城建设,推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2022年民生十件实事 1.基本完成县一中迁建主体工程,扩充公办幼儿园1000个学位 2.完成县疾控中心迁建投用 3.完成县文化中心基础工程 4.实施谷山公园一期工程和2.5万平方米生态停车场建设,完成体育场改造并投用 5.推进全域公交一体化建设 6.完成10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城市道路刷黑和人行道改造 7.完成谷城县颐寿园(县福利院二分院)建设 8.启动综合农贸市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 9.实施城区微景观改造,整治城区弱电“蜘蛛网”问题 10.完成乡村振兴万人技能培训 来源:襄阳日报 责任编辑:杨守荣 / 编审:翟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