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04-29 字体:【大 中 小】 |
今天(2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呈波动下降趋势,“动态清零”不是绝对的零感染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绍,吉林及其他多地聚集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清零攻坚战初见成效,全国疫情呈波动下降趋势。“动态清零”不是绝对的零感染,面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挑战,我们还没有能力保证不出现一例本土病例,但是我国已经在丰富的防控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并根据病毒的新变化、疫情的新情况,因时因势对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升级。 “动态清零”是中国防控疫情制胜“法宝” 李斌说,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的“动态清零”做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是中国防控疫情的制胜“法宝”。 李斌表示,从武汉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全链条精准防控,我们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实践证明,“动态清零”是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选择,是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务必守住的底线。 “动态清零”和经济发展并不对立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来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动态清零”和正常的经济发展、生产生活之间是相互协同的,不是相互对立的。 据他介绍,“动态清零”有三个方面的子目标:一是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保护;二是有效地来保护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使经济发展免受病毒和疫情所造成的冲击;三是有效保护老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 “动态清零”政策是否应因地制宜适当变通? 李斌表示,疫情防控是一项总体战,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全国一盘棋。只有疫情被有序地控制才能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才能为正常的生产生活创造有利的条件。只有各地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努力控制住本地的疫情,才能赢得全国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李斌说,如果个别地方“动态清零”不坚决果断,搞变通,病毒就可能在当地生根,导致当地疫情迅速扩散,导致疫情外溢,甚至出现跨区域的传播,成为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李斌强调,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鼓励地方根据当地的疫情形势和特点,探索总结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精准的水平,努力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防控效果。 抗击奥密克戎并不意味着全市全域封控 梁万年表示,奥密克戎虽然具有传播强、隐匿性强、无症状感染多这些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就做不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真正做到“四早”,就不一定需要做全市全员核酸,甚至全城封控,所以抗击奥密克戎并不意味着是全市全员的核酸,更不意味着是全市全域的封控。 梁万年说,现在提倡的是核酸 抗原自测的联合检测策略,总体上来看,疫情发现得越早,传播链条就越清楚。 中国防疫政策为何不能“躺平”? 梁万年说,从全球来看,各国采取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是基于其防控理念。一些国家选择了所谓的“躺平”,他们是两种免疫状况并存。一是通过自然免疫,也就是群体免疫,有比较多的民众感染了新冠病毒。另一个方面,是通过主动接种疫苗来获得主动免疫。 梁万年说,我国主要是通过主动的疫苗免疫来增加抵抗力,建立免疫屏障。相比不可控的被动免疫,我们认为主动免疫是更好的。目前,我国已接种了33亿多剂新冠疫苗,90%的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种,但还是不平衡,需要再加一把力,提高老年人、儿童等这些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实现可控的主动免疫屏障。 梁万年表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体不足,资源配置也不平衡,“一老一小”疫苗接种率总体上还不够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如果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所谓“躺平”的策略,医疗卫生资源将会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病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威胁。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我们的策略和措施不动摇。 来源:综合中国网直播 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国新闻网等 责任编辑:王晶 / 编审:房景智 |